今天是:
建言时报三
[ ]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基层委员作用

  市政协赴山东省、湖北省、抚顺市考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政协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今年5月、6月份,由市政协主席宁永亮,副主席陈福利、夏青,秘书长姜晨光带队,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前阳镇、孤山镇、长山镇、北井子镇及大东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政协考察调研组,分别赴我省抚顺市顺城区、湖北省丹江口市、山东省龙口市学习如何加强政协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

  考察组一行在听取了三地政协领导的经验介绍后,还实地参观了他们在乡镇、街道设立的“政协联络处”(政协工作委员会)等机构。考察组成员被三地政协多年来加强政协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政协组织作用的做法深深打动和感染。他们的主要特点是:

  一、市(区)委重视,政府支持,联络处建设“三到位”

  一是组织机构到位。早在2006年,三地政协就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针对政协委员大都分散在农村和社区,而且政协大量工作、活动需要基层来组织和开展的实际,在当地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设立了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工作委员会)。政协联络处作为(市)区政协的派出机构,是由(市)区政协和同级党委领导的、组织辖区内政协委员和各界代表人士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履行政协职能的组织。在不增加编制的基础上,政协联络处由主任、副主任、秘书组成,主任由副书记兼任(正科级),副主任由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兼任(副科级)。这样,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主任与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一样,成为乡镇街道四套主要班子成员之一,在组织上保证了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的地位。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在湖北、山东、抚顺已经实现全省、全市覆盖。

  二是阵地建设到位。为加强各联络处阵地建设,他们制定了统一标准进行推广,基本实现房子、桌子、柜子、牌子、章子“五子俱全”,各种制度规范,精心制作上墙,为联络处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经费保障到位。三地联络处党政负责人积极关注联络处工作,参加各种视察调研活动,并在经费、车辆、人员等方面予以保障。

  二、加强指导,健全机制,不断规范联络处工作

  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做为市(区)政协的派出机构,是政协工作的基础和依托,三地政协积极适应形势,创新思路,加强工作指导,逐步建立了四大工作机制,包括走访慰问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管理考核机制、激励奖惩机制,从制度上对联络处的工作予以规范,有效增强了联络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我省顺城区为例,他们已经在全区三个乡镇、六个街道建立了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联络处),为强化、活跃基层政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为了加强对基层政协工委的领导,他们还建立了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政协工委、专委会对口联系政协工委制度、政协工委向区政协和同级党委定期汇报制度、工委主任述职制度、工委工作活动制度等,不断推动政协工委工作的制度化,基层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依靠联络处,充分发挥政协职能

  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的建立,可以对每名委员进行网格化管理,横—在界别,竖—到乡镇街道,做到横到边竖到底,使委员“四脚落地”,更有利于委员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从顺城区、丹江口市、龙口市三地多年的实践看,委员划归到联络处实行属地化管理后,由于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最熟悉、对本地百姓的诉求最了解,因而反映的社情民意和提交的提案也最具代表性和实效性,委员参政议政的水平更高、作用更大。他们每年都开展“提一件提案、提一条建议、办一件好事、化解一个矛盾、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和“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医院”系列活动,不仅拓宽了委员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提供了履职能力,而且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今,三地委员已经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在维护稳定中发挥安全阀作用,在扶贫帮困中发挥慈善家作用。

  通过考察学习,委员们一致认为,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要求的需要,能够使基层政协组织机构得到延伸和拓展,既有利于巩固政协工作基础,使政协工作中心下移,又使政协履行职能有了新的平台,也让委员发挥作用有了新的舞台,湖北省丹江口市、山东省龙口市和我省抚顺市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委员们建议市委及有关部门关注此项工作,重视、支持我市政协开展基层组织机构建设试点工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东港市委员会
地址:东港市东港南路188号 电话:0415-7147515 传真:0415-7146690 信箱:zx7147515@163.com
辽ICP备13006871号 技术支持:东港华启网络